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出台了《中央财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方案(2011-2020年)》(以下简称《繁荣计划》),将实施“九大项目”,全面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了解文件出台的背景及具体措施,我们采访了有关负责人。
答:我校《繁荣计划》的制定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要从学校历史发展的角度考虑在《繁荣计划》中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推动学校长远发展。其次,未来的10年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再其次,要全面提升学校发展质量,尤其是要更加注重教学、科研质量,通过质量的全面提升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最后,要强调创新,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人才培养、科研组织改革、协同创新等方式,形成有利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创新体系,为我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答:《繁荣计划》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目的是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大学无论何时都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而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科研的支撑,需要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因此,我校希望通过实施《繁荣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组建协同创新科研团队,增强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完善学校科研支撑体系,创新国际科研合作模式,创新科研管理体系,推进学风制度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校科研创新体系,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校争取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努力建成享有国际声誉、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战略库、思想库和咨询智库。
答:主要包括九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分别是: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科研实验区项目、学院科研支持项目、科研教学互动项目、科研支撑条件建设项目、科研国际合作项目、科研实践项目和重大科研课题培育项目。
答:结合我校科研人员构成特点,拟在科研能力提升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研交流以及各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培训,有组织地提升我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研究方法论研讨班、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答:该项目重点支持45岁以下、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研究基础的青年学者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和符合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目的是帮助这些中青年学者在学术上更进一步,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我们希望培养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精英,为我校学术水平与科研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建立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答:科研实验区项目是我校优化整合科研资源的一个尝试,目的是打破原有体制束缚及学科划分过细的科研壁垒,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研究。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研究的交叉与融合,但是真正做起来就会触及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次的科研实验区的创新不仅是在想法上的创新,更是在实践上的创新,真正做到打破壁垒,整合跨学科、跨院系的学术资源,有利于凝炼学科发展方向,营造学科交叉、集成发展的学术环境,加强对外、对内科研合作,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答:我校将进一步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合作建立海外科研机构;加强我校外文学术期刊出版和优秀学术成果翻译出版工作;积极支持和推荐有能力和经验的科研人员与国外研究人员围绕中国问题、国别问题、国际区域问题、国际问题等科研项目展开合作研究;支持一批具有深厚学术素养、具备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答: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升组织内个体的创新能力。创新毕竟最终要由个体来实现,因此不断提升个体的研究能力是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我校主要是从学术基础的培养和国际化方面做工作,如前面所说的通过对研究人员方法论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个人的研究能力,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另一方面要给个体的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让个体有创新的动力和条件,这就要求实现体制性突破。我校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整合学校多部门、多学科、多团队的资源,有效解决科研条块分割、科研资源分散、科研活动封闭等问题。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系统地围绕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培育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问:学校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繁荣计划》的顺利实施?
答:《繁荣计划》是中财大未来科研发展的战略性布局,统一思想是保证该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首先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全校上下充分认识该计划的重要性。其次是明确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因为涉及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必须在落实上保证有足够的执行力。再其次是完善《繁荣计划》所需的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并落实有关实施细则。最后是做好审计监督工作,《繁荣计划》的实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落实资金使用计划的同时要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原则,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确保规范安全和高效。同时,避免重复投入,形成合力,实现集成发展。
孙宝文(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信息学院教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改革关键期,各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随着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的主体作用越大,越要求对社会规律认识的自觉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深入研究。我校以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为特色和优势,因此必须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我校的财经特色与学科优势,坚持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努力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服务于政府决策和企事业的科学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出真招、见实效,努力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思想库”、“智囊团”,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王俊(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学校结合发展实际和目标,按照当今学术研究的跨学科和国际化的趋势,审时度势地制定了《繁荣计划》,着重从完善体制、激励创新、培养团队、提升影响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财大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在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通过“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科学实验区”等体制改革,不仅把校内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联系起来,还通过研究项目,把这些传统的优势学科与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相联系,形成了共同攻关、协同研究的良好格局。在国际化方面,学校不仅通过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人才交换项目把国际知名的学者引进来,还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国际论坛,承担国际组织项目等形式,扩大与国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学术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强化学术特色,提升成果质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这一核心任务,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科学研究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举措,取得明显成效。5年来,共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301项,横向科研项目1030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从“十五”期间的1593万元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13021万元。实施“科研精品工程”,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共发表论文10407篇,其中,被SCI、SSCI收录论文368篇;CSSCI收录论文近2260篇;出版专著475部,编写教材466本;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5项。这些成绩的取得为《繁荣计划》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