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媒体财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财时空 -> 媒体财大 -> 正文

【中国财经报】郭田勇博士接受记者采访评点央行房地产金融报告

发布日期:2005-10-01  来源:   点击量:

个行业单独发布金融报告,这在央行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可能的解释只能是:以其近10%的GDP份量、三分之一强的中长期贷款贡献额,房地产业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确已经举足轻重。

缰绳如何才能勒得恰到好处?在GDP增长和经济风险两者之间,央行必须掌控地产金融调控的“平衡术”,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力防范金融风险。纵观央行2004年度地产金融报告,这一核心思想贯穿始终。

板子打在开发商贷款

高达11%的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不良率,是悬在房贷业务上的一把利剑。

央行报告指出,房地产贷款具有潜在风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不良率较高。在四大行的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中,又以农行和中行的经营状况最堪忧,分别达到16%以上和12%以上。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房地产开发商多以银行借贷融资为主,自有资金很少。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发贷款门槛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条日趋紧张,一旦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就会暴露。更为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中国房地产“绑架”了银行,乃至整个中国经济。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板子已经打在了开发商贷款上,2004年3月份以前,房地产开发商贷款增长速度在40%以上。2004年4季度开始增长速度下降到20%以下,2004年底增速降低到17.3%,2005年1季度增速进一步下降到15%。贷款增幅的下降与宏观调控收缩信贷不无关系。对此,央行报告认为,“房地产开发商贷款增长得到了初步控制”。

来自业界的声音也证实了这一点,香港百骏(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先生就表示,早期开发商可以三成自有资金贷到七成款项,但目前情况正好相反,拥有七成自有资金才能贷。

称个贷为“黄金资产”

同属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表现则堪称“优等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贷不良率为1.5%左右,央行报告称,居民按揭贷款的资产质量很高,是商业银行的“黄金资产”。

“优质个人抵押贷款规模的扩大,使得银行自身资产质量和收息率都得以提升,大力发展个贷肯定还是今后的大趋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郭田勇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在银行业入世步伐加快的情况下,在个人贷款业务上发力,显然既有利于银行扩大资产规模,又利于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

可以佐证的数据是,2002年以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直线上升,2004年底和2005年1季度末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5.1%和30.9%。

尽管增速很快,央行报告认为个贷依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理由是:2004年底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GDP的比例为11.7%,而欧盟国家2001年居民按揭贷款占GDP的比率平均达到39%,其中英国为60%,德国为47%,荷兰达到74%。

但报告同时提醒说,虽然个人购房贷款的不良率较低,但随着未来房屋税收政策的逐步到位和物业管理费用的提高,购房者的还款能力可能受到影响,按揭贷款可能出现风险。

泡沫风险成首要关注

在肯定房地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的同时,央行报告对当前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泡沫表示了忧虑,并将过热引致的市场风险排在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首要位置。

报告称,2004年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出现地区性的房地产热。报告特别提到,“上海二手房和高档商品房的泡沫程度值得关注”。此前已有诸多学者撰文指出,2004年上海内环线以内区域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达27.5%,上海房价涨幅让人“有点晕”,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郭田勇分析说,目前房地产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即房价下跌后,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就会贬值甚至大幅缩水,给银行带来损失。

事实上,近期上海等地商业银行纷纷提高住房抵押贷款首付比例,有的甚至高达50%,以防止抵押物贬值的风险。

在报告中,央行甚至建议取消房地产预售制度。可以推测,这其中不乏减轻抵押贷款风险的考虑。房子还没建好就开始销售,开发商启动一个项目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自有资金,事实上这是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购房者,最终转给了银行。

“期房的抵押住房贷款实际上无房可抵,房屋建成什么样,甚至能不能建成都是个未知数。取消期房,至少银行的抵押品是实实在在的房子。”郭田勇说。

网络信息为中央财经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下载使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学术会堂408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288936、010-62289115 E-mail:zcxxdag@163.com; xxdas@cufe.edu.cn

总访问量: